近期以來的台灣社會無論網路世界還是大眾媒體都興起了一個「御宅族潮流」,這個自日本八零年代科幻動畫風潮而廣為人知的辭彙「OTAKU」,一度是高階次文化領域份子的代稱。如今在台灣轉化,用以形容「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門的重度網路成癮者」。樂此不疲的群眾不斷加諸許多外貌和性格談吐及異姓緣等刻板印象用以對自身及他人的投射,並從中找到嘲諷或阿Q心理加以消費。先不論這種閹割式的名詞轉化是否合乎「在地需求」,但在偏離本義的加油添醋中,拼湊了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新鐘樓怪人。
  
    
    的確,名詞符號的意義是與時並進且因地而異。但綜觀現今大眾對「宅」或「宅男」的論述卻是常以個人觀感強行代入,除了望文生義的「三步不出家門」外,異姓關係的有無及穿著打扮的好壞也往往是宅與不宅的分界。不過其實這只意味單一符號化的縮影,通常以宅自稱的即是年輕單身男子族群,他們成長和生活環境背景未必相同,卻在追求同儕意識認同下用以自嘲自勵,用文字將理想化反堆砌的象徵。由紅遍台港日的「電車男」一劇中對男主角從一介宅男成功「變身」抱得美人歸更是加深了對現實不滿而想從中改變的認知,由此許多從劇裡電車男中具有如不善言辭、膽怯、精通電腦網路等特質加入了他們所謂「宅」的定義中。這些族群不見得理解或認同原本御宅族和次文化之間的高度關聯性,他們只想要架空起御宅族這個「尚待改變」的概念,藉以投映人際環境的不安和對自我提升的焦慮。大部分人並非具備所有特徵,但在無限擴充的反涵義中卻自認成為了「幻想御宅族」。或許才應該和這些人說:『醒醒吧!你不是阿宅。』

    

    另一方面宅的概念也由電視、電影等娛樂媒體加以重新包裝,商業化的手段在在操控著群眾思維。自電車男風行後「改造」和「搶救」等口號喊的震天響,鼓吹著所謂改善後的「型男」、「正妹」外貌文化,進而塑造消費意識並藉此獲取商機,加上原本所形容的動畫、漫畫等次文化在台灣長期地不振和主體性遭貶抑輕視。因此御宅族就被必須而適當地「妖魔化」,許多個案和個人行為被刻意扭曲放大,造成主流媒體的誤解和偏見不斷,御宅族進而成了第二個「草莓族論述」,成為年輕世代的另一種原罪。當然打扮得體、有良好人際關係(特別是異性)對年輕族群來說都有相當的憧憬,但也不該透過扁平化的對比去做二分法認定。大部分現今的「宅男宅女」們大都是面對當今高等學歷浮濫、工作難找起薪偏低的困境,其中許多人不得不和父母同住以節省開支,不敢也不能多做消費或考慮結婚成家,他們不是這一切始作俑者卻得背負其中的惡果。大眾認知若再以扭曲過後「宅」字予以污名化,合理嗎?或許網路世代的來臨和興起是造就人際關係疏離和年輕世代的裹「宅」不出的原因之一,但在主流意識的「御宅族幻想」單一思考下,無法改善現況亦不能反映真實的社會現象。

  
   「御宅族」也好,「宅男」、「阿宅」也罷,在處處愛好正名的台灣上只聞宅字聲聲飄蕩,卻無多少人願意了解到底給自己或他人戴上了什麼帽子。一邊在當「幻想御宅族」;另一邊在作「御宅族幻想」。當台灣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從「台客」、「orz」(這不是火星文)到「御宅族」,卻每每遭受任意消費再加以扭曲,這種無根無葉商業掛帥的次文化論述充斥更是百害而無一利。當日本已著手研究號稱一年具有5千億的OTAKU市場的同時,先天不良的台灣呢?希望不是他們那個沉溺於幻想而走不出去的『御宅族』!

 


  此為投稿8/26日聯合報民意論壇原文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986649.shtml
 那個很鳥的標題當然不是我取的

wch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